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
龍魂附體、性能拳拳爆擊,MSI RTX 3070 Ti SUPRIM X 8G開箱實測
RTX 3070 Ti FE創始版開箱,相信各位已經看到流口水了,還沒看到的,小編在下面貼上網址,罰你再看十次(誤)!不過,相較於屬「收藏品」的FE創始版來說,各家廠商的AIC自製卡才是玩家們真正中意的產品。 而提到AIC自製卡,咱們台灣御三家中,以龍魂信仰擁有廣大信徒的MSI,當然也同步的讓RTX 3070 Ti加入了以卓越 (SUperior)、深刻 (PRofound)和超越不可能(IMpossible)所打造的紀念款「SUPRIM」系列,而本次台灣發售的版本皆為SUPRIM X,核心頻率將會高於一般SUPRIM版;那就事不宜遲,來看看這片屬於MSI 20週年推出的SUPRIM X系列的RTX 3070 Ti究竟有多香吧! SUPRIM系列在乎的並不只有加諸在GPU晶片以外的性能,外觀設計也是相當有想法,不敗的金屬髮絲紋,加上表面拋光處理,在霧面設計下,還能發現風扇邊框與龍魂圖騰帶有點金框,讓RTX 3070 Ti SUPRIM X所散發的氣息不怒自威,穩重中又帶有尊榮感。 值得一提的是,風扇散熱模組那側,有三個相當明顯的反ㄑ字型,先得問各位玩家,記不記得多年前那款風靡全台的MMORPG—天堂?在那款遊戲中有個加速魔法的狀態,而RTX 3070 Ti SUPRIM X那三個反ㄑ字型組起來就跟這個加速魔法的圖示一模一樣啊!簡直正象徵著RTX 3070 Ti SUPRIM X將為各位帶來更快速、更強勁的運算能力嗎? 既然SUPRIM X是20週年所推出的紀念版款式,那除了外型上,還有什麼其他的獨特性嗎? 「有!」 「TRI FROZR 2S散熱系統!」 站上於去年年底為各位玩家帶來了MSI RTX 3080 SUPRIM X的開箱實測中,對於內建的TRI FROZR 2S散熱系統也有詳細解釋過,不曉得玩家還記得不?不過不記得也不要緊,小編替各位簡單複習一下。 TRI FROZR 2S散熱系統主要係由5個功能所組成,分別是:TORX FAN 4.0、方形導熱管、鍍鎳銅底座、氣流控制、封閉式散熱鰭片與導熱管。 一般而言,各家AIC自製卡的風扇組扇葉,都是像刀片那樣一片一片的,但TORX FAN 4.0不太一樣,兩兩扇葉之間都會有一片連結板,能夠匯聚更多的氣流與風壓,往散熱鰭片傳導;經過精密加工的方形型導熱管,更加擴大了與GPU晶片的接觸面積,讓熱源能夠更迅速地朝散熱鰭片傳遞,加速散熱;再搭配上給GPU晶片獨立使用的鍍鎳銅底座,能大量吸收GPU所產生的熱源,且能快速引導至導熱管上;記憶體模組也有獨立的散熱架構,封閉式散熱鰭片與導熱管能快速排散記憶體運作所產生的熱源。 而除此之外,散熱鰭片的改進也相當迷人,新的波浪2.0能改善穿過鰭片的氣流動態,提升散熱效率之外,還能降低噪音,加上低負載與未到熱度門檻時便會暫停風扇運轉的Zero Frozer智能停轉功能,以及雙滾珠軸承,耐用又降噪(咦?真藍牙無線耳機嗎,誤),簡直是不流一滴汗的優雅。 鑑賞完霸氣的龍體後,相信玩家們已經迫不及待想要了解在龍魂加持下的這張RTX 3070 Ti SUPRIM X效能表現了吧?測試平台部分本次小編選擇了AMD Ryzen 9 5900X處理器搭配自家高階主機板MEG X570 GODLIKE來展現滿滿龍魂之力,詳細平台規格如下: 主機板:MSI MEG X570 GODLIKE 處理器:AMD Ryzen 9 5900X 記憶體:Crucial Ballistix MAX DDR4-4000 16GBx2 SSD:SP US70 PCIe 4.0 1TB M.2 SSD 電源:T.T 1275W 先來從GPU-Z確認實際規格,這張RTX 3070 Ti SUPRIM X搭載的是GA104家族的GPU晶片,擁有6,144 CUDA核心,基礎時脈為1575MHz,經過MSI精心調效之後,Boost可達1860MHz,搭配256 bit 8GB GDDR6X記憶體並且支援Resizable BAR。 接著不免俗的就是來到3DMark好好測試個一輪,成績顯示RTX 3070 Ti SUPRIM X於針對DX12的Time Spy/Time Spy Extreme中得到14,304/7,519分,DX11的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更得到30,637/17,575/9,548分,而在針對光追的Port Royal更是突破9千大關來到9,011分,整體表現確實令人驚艷。 驗證完跑分性能後,當然就是直接上遊戲好好測試一番啦!小編這裡挑了《刺客教條:維京紀元》、《Dirt 5》、《光明記憶:無限》、《電馭叛客2077》、《惡靈古堡 8:村莊》等等較近期的3A大作來好好考驗這張中高階顯示卡的遊戲性能;在設定上重直同步、動態解析度縮放、減少延遲等等功能都一併關閉,避免影響FPS成績。 首先於《刺客教條:維京紀元》中,畫質在極高下,在一般較普及的1080P及1440P解析度下都能提供流暢的畫面,2160P的部分就稍微勉強了些,畢竟該遊戲本身就對NVIDIA最佳化不良,小編建議可以稍微下調畫質來換取流暢畫面。 在《Dirt 5》上的表現就相當不錯,當設定於Ultra畫質下,三個解析度都平均餘60FPS之上,1080P更是來到了90FPS,完全滿足需要流暢畫面的賽車遊戲。 《光明記憶:無限》的部分,在光追開至最高,DLSS設為Quality下,1080P可達到87FPS沒問題,1440P就稍在及格邊緣,2160P的部分對於RTX 3070 Ti來說還是勉強了些,建議玩家可將DLSS改為效能模式,流暢度會有不少改善。 《電馭叛客2077》方面,同樣畫質模式設定為「光線追蹤:最高」,不管是1440P還是1080P皆能滿足玩家們的需求,2160P的部分可以考慮將畫質下調或關閉光追來改善流暢度。 RTX 3070 Ti SUPRIM X在前個月上市的《惡靈古堡 8:村莊》上,遊戲性能表現相當優秀,即便開到最高畫質在2160P解析度下也有80FPS表現,1440P有接近150FPS表現,更不用說在1080P下還有破兩百的順暢成績。 當然除了遊戲以外,這類中高階顯示卡也適合作為影音剪輯、3D建模等創作使用,這邊透過Premiere Pro、Photoshop、Blender等程式來一一驗證創作者效能;首先於Photoshop Benchmark上得到1253.4高分表現,更注重硬體需求的Premiere Pro也突破900分大關,完全滿足4K影音剪輯需求。 在Blender測試部分,則是計算每個場景所花費時間,所以測得時間越短代表效能越好,可以看到在各項測試成績中的時間都相當短暫,更不用說若使用NVIDIA自家的OptiX模式可以更加大幅縮短運算時間來提升創作者們整體工作效率。 隨著RTX 3070 Ti正式問世,MSI推出的這張RTX 3070 Ti SUPRIM X,在龍魂附體的加持下,充滿質感的外表、豐富的RGB燈效,完全承襲了SUPRIM X系列的特色,散熱方面更是完全無需懷疑MSI所下的功夫。 有了如此優秀的散熱效能,實際硬體性能不管是3DMark、各項3A大作遊戲甚至是創作者跑分,讓RTX 3070 Ti相比創始版來說都更加提升一個層次,展現滿滿龍力,可以說是完美兼具外表、內在的顯示卡之一,相信對於龍粉們來說,無疑是最適合的選擇,也祝福各位玩家們能在發售日搶到一張,這樣在家就可以好好享受MSI RTX 3070 Ti SUPRIM X所帶來的龍魂之力囉。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599美金價位切入中階市場、重新定義預算甜蜜點,NVIDIA GeForce RTX 3070 Ti FE創始版開箱實測
Computex 2021上,我們在同一天內迎來了兩張RTX 30系列Ti字系強化版:RTX 3080 Ti與RTX 3070 Ti。而超越卡皇效能的RTX 3080 Ti,PCDIY!已經為各位開了眼界,不過它卻身處於消費性高階玩家市場,對於如小編一樣剁手還得猶豫、家裡錢還不是自己管的玩家們來說,定價1,199美金的RTX 3080 Ti還是太昂貴了些,因此小編相信,位處中階市場的RTX 3070 Ti,才是普遍玩家們所期待的顯卡部品。 經過了一週的煎熬等待,只見其影不見其效能的RTX 3070 Ti總算在今晚解禁,小編也為各位玩家獻上首波RTX 3070 Ti FE創始版開箱實測,對比規格直逼、效能反超卡皇的RTX 3080 Ti,即將接掌中階主流地位王者的RTX 3070 Ti是否也能跟著這股氣勢,進而迎來RTX 30系列Ti版本所開啟的電競新天地呢?跟著小編,馬上來看! 不知道各位還記不記得RTX 3070的模樣?乍看之下,RTX 3070無印版與Ti版的外型似乎差不多,但其實還是有些微不同,兩者依舊是以S型銀色金屬邊框圍著漆黑散熱鰭片,但仔細一看,無印版的S型邊框與風扇組較為對稱,而Ti版則是拉長了身形,並且一改正面雙風扇的設計,而是採用與RTX 3090、RTX 3080正反各一的配置。 而供電埠方面,Ti版依舊維持RTX 30系列的傳統,採用12-pin供電埠,並隨附12pin轉雙8-pin的轉接線;I/O埠也是老配置了,分別是3組DisplayPort 1.4a埠、1組HDMI 2.1連接埠。 相較RTX 3080 Ti在規格直逼、性能超車卡皇RTX 3090的姿態,甚至有點取代的意味在,但RTX 3070 Ti並非如此,依規格來看,並沒有踰矩直逼RTX 3080,而是更傾向於無印版的規格升級版,若我們從GPU晶片上來看,那就恍然大悟了。 為何這麼說呢?RTX 3070無印與Ti版都以GA104作為根基,且Ti版的各項規格都比無印略高一些而已,沒有像RTX 3080 Ti那樣直逼卡皇,從SM單位數來看,RTX 3080 Ti只差卡皇2個身位,而RTX 3070的Ti與無印版相比,則是僅提升了2個身位,CUDA核心數方面,增加了約莫一成,為6,144單位,不像RTX 3080 Ti的四位數增漲。 RT核心數、Tensor核心數為46與102單位,就是多了無印版那麼一咪咪,還落後RTX 3080相當一大截,不過作為中階顯卡戰場的搖旗者,這也是無可厚非,但先別太失望,看到記憶體部分,容量雖說依舊是8GB沒有變,但記憶體類型已經換成GDDR6X,記憶體頻寬也是大幅度增長至608 GB/s,運行速度將有相當顯眼的增幅,不過功耗還壓在300W以內,為290W,還不致於成為吃電怪獸,定價方面也是只多了100美金,相當親切,不像RTX 3080加了個Ti,價格幾乎翻倍。 而在與前代交棒的過程中,依據NVIDIA給的官方數據來看,RTX 3070 Ti具備22 Shader-TFLOPS、42 RT-TFLOPS以及174 Tensor-TFLOPS,相較往昔的RTX 2070 Super提升了1.5倍的強勁性能。 單看GPU晶片,Turing與Ampere的架構就完全不能比,算力幾乎翻倍,規格方面,RTX 2070 Super 具備2,560個CUDA數,放在當年來看,已經相當漂亮,但如今世道,RTX 3070 Ti的6,144 CUDA數堪堪翻了1.5倍有餘。 可別忘了,第3代Tensor Cores與第2代RT Cores在效能方面早已超越前代2倍之多,RTX 2070 Super在數量上雖顯得優勢,但就像2020 MacBook怎麼跟M1 MacBook比,是一樣意思的;記憶體也是有十足的進展,起先RTX 3070無印與RTX 2070 Super一樣採用8GB GDDR6,但Ti版誕生後,8GB GDDR6X的搭載,讓運行速度再上一層樓,已經不是容量的問題了,不過功耗也隨著規格提升了,由RTX 2070 Super的260W提高到RTX 3070 Ti的290W。 另外就是,小編有在RTX 3080 Ti FE創始版提過的、與挖礦算力息息相關的Hash率的問題,在全球晶片短缺下,玩家哀鴻遍野,小編相信老黃肯定有聽到各位的心聲,在RTX 3080 Ti與RTX 3070 Ti問世之際,就已對挖礦進行了限制,但不知道黃牛會不會來亂就是了。(攤手) 如此可知,RTX 3070 Ti不是像RTX 3080Ti那樣幾乎想向大公子逼宮,只能算是RTX 3070的強化版,與RTX 3080還是有著一段差距,或許Super版的出世,才有可能向RTX 3080靠攏,但這一切就只能期待咱們黃大大趕緊出刀了。 不管如何,規格都只是紙上談兵,直接上機實測就能驗證RTX 3070 Ti的真實力,測試平台部分與大哥RTX 3080 Ti相同,小編選擇高階定位的AMD Ryzen 9 5900X處理器來搭配RTX 3070 Ti,部分項目更是拿來與RTX 3080、RTX 3070一起比較,詳細平台規格如下: 主機板:MSI MEG X570 GODLIKE 處理器:AMD Ryzen 9 5900X 記憶體:Crucial Ballistix MAX DDR4-4000 16GBx2 SSD:SP US70 PCIe 4.0 1TB M.2 SSD 電源:T.T 1275W 不免俗的先從GPU-Z來驗證NVIDIA GeForce RTX 3070 Ti規格資訊,可以看到GPU晶片與RTX 3060 Ti、RTX 3070同樣屬於GA104家族,基礎時脈1575 MHz,Boost時脈來到1770MHz,搭配256 bit 8GB GDDR6X記憶體且支援Resizable BAR。 接著在3DMark測試中可以看到,RTX 3070 Ti於各個項目中,不管是驗證DX12效能的Time Spy、Time Spy Extreme或驗證DX 11效能的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Fire Strike Ultra以及測試光追性能的Port Royal跑分成績皆略勝了RTX 3070,但與大哥RTX 3080就有一段明顯的差距。 不過跑分是一回事,實際上遊戲實戰的結果又是如何呢?這次在遊戲測試上小編挑了幾款3A大作來好好考驗RTX 3070 Ti的實力,在畫面設定上皆調整至最高畫質並將垂直同步、動態解析度縮放、減少延遲等等會影響FPS成績的功能關閉。 首先在《刺客教條:維京紀元》中,RTX 3070 Ti在2160P下平均僅來到48FPS,但依然是比RTX 3070還要順暢,畢竟該款遊戲本身就對NVIDIA顯卡最佳化較不良,即便是RTX 3080也在及格邊緣(60FPS),建議可以透過調整畫質來換取更流暢的畫面,不過基本上RTX 3070 Ti都能滿足玩家們目前較普及的1440P、1080P需求。 《全境封鎖2》上的表現就比較特別,若從2160P來看是略勝RTX 3070沒問題,不過在1440P就直逼RTX 3080的成績,甚至在1080P更是略為超車大哥來到133FPS。 於《戰爭機器:戰術小隊》上三款顯示卡在各解析度表現差異就比較平均了些,基本上在1440P與1080P下都能提供流暢的畫面表現,2160P的話就建議將畫質下調一個階級來得到60FPS以上成績。 光追的部分差異就明顯許多,以《光明記憶:無限》為例,光追開至最高並且將DLSS設為畫質模式,可以看到RTX 3070 Ti相比RTX 3070的提升相當有限,約在1~4FPS上下,與大哥RTX 3080更是有一大段距離。 而在近期話題不減的《電馭叛客2077》中,在畫質設定為「光線追蹤:最高」下,1080P還是可以有66.4FPS的流暢表現,2160P與1440P的玩家們可能就得下調畫質或是關掉光追才有更好的成績。 而在前個月上市的《惡靈古堡 8:村莊》上,RTX 3070 Ti表現相當不錯,即便將畫質設定為「最高」,2160P還是有76.2FPS成績,更不用說1440P、1080P皆都破百FPS。 《Dirt 5》(大地長征5)的效能上就比較特別一點,可以看到同樣在「Ultra」畫質下2160P與1440P的成績差別並不會太大,不過在1080P的表現就優秀許多來到83.2FPS。 除了遊戲之外,定位在中高階顯示卡的RTX 3070 Ti相信也是不少創作者們鎖定的目標之一,小編也一併透過Premiere Pro、Photoshop、Blender等程式來測試創作者效能;首先於Photoshop Benchmark中測得1,243高分,硬體需求更加嚴謹的Premiere Pro也得到892分,滿足4K影音剪輯需求。 Blender的部分則是測試每個場景所花費的時間,因此測得的時間越短代表效能越好,另外NVIDIA的GPU在3D渲染運算上還可選擇CUDA或NVIDIA自家的OptiX兩種模式,實際表現可以看到使用OptiX來運算的時間都相較CUDA還要短上許多,更能提升創作者們的工作效率。 這次隨著RTX 3080 Ti FE一同現身的RTX 3070 Ti FE創始版在外型上採用與大哥們較相似的正反風扇設計搭配原本的S型曲線邊框,可以說是RTX 30家族中辨識度最高的一位成員。 雖說實際效能RTX 3070 Ti確實不像RTX 3080 Ti那樣各方面都想向大公子逼宮,不過Ti家族一般來說就是強化版般的存在,這次RTX 3070 Ti的任務也是來補足RTX 3080與RTX 3070之間的空缺,所以這樣的表現是可以預期的,唯一稍微可惜的部分是記憶體雖提升至GDDR6X但依然維持8GB容量,或許未來較高容量的版本得等到Super系列也說不定。 RTX 3070 Ti官方定價為599美金,預計將在6/10推出上市,各家廠商相信都已經蓄勢待發,不過以RTX 3080 Ti的銷售狀況來看,這次兩張新卡或許又得成為空氣卡也說不定(笑),再不然就是要在大禮包內才能看見,還是預祝各位能順利搶到顯卡,能在家爽快打電動來度過疫情。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全新AMD Radeon PRO W6000系列工作站繪圖卡搭載AMD RDNA 2架構以及超大32GB記憶體,為要求嚴苛的建築、設計與媒體工作負載挹注效能,全新專業級繪圖卡系列產品AMD Radeon PRO W6800,為AMD迄今最強大的 RDNA工作站繪圖卡,比前一代產品帶來高達79%的效能提升
AMD(NASDAQ:AMD)發表Radeon PRO W6000系列工作站繪圖卡,為專業使用者帶來卓越效能、穩定性以及可靠度。全新繪圖卡經過精心設計和優化,為要求嚴苛的建築設計工作負載、超高解析度的媒體專案、複雜的設計與工程模擬、以及先進影像與影片編輯程式挹注強大效能。 AMD RDNA 2架構為新一代高效能電腦、筆電以及許多遊戲機的基礎,基於屢獲殊榮的RDNA 2架構,全新產品陣容中的AMD Radeon PRO W6800是當今最強大的AMD RDNA工作站繪圖卡註1。該產品系列還包括為超高效能作業流程而精心研發的AMD Radeon PRO W6600繪圖卡,以及旨在為專業行動工作站提供效能的AMD Radeon PRO W6600M繪圖卡。 AMD全球副總裁暨繪圖事業群總經理Scott Herkelman表示,AMD RDNA 2架構的設計初衷是為廣泛的應用和工作負載提供世界級效能。藉由導入該突破性的架構到工作站繪圖卡產品系列中,讓使用者能處理更龐大的資料集、大幅縮短渲染時間,以及加速處理高度複雜的模型與模擬作業。AMD Radeon PRO W6000系列就像是專業人士手中的新利器,加速其執行專案,並將腦中創意化為實際作品。 全新AMD Radeon W6000系列工作站繪圖卡的關鍵功能和特點包括: • 屢獲殊榮的AMD RDNA 2架構-基於先進的7奈米製程,AMD RDNA 2架構具備一系列先進功能,可將專業繪圖卡的效能和效率提升至新水平。 • 具備即時硬體加速光線追蹤的增強型運算單元-增強的運算單元結合光線加速器,相比基於前代架構的Radeon PRO繪圖卡,在SOLIDWORKS Visualize 2021註2中的渲染速度可提升高達46%。此外,對可變速率著色(VRS)的支援則帶來即時逼真的可視區域以及渲染功能。 • AMD Infinity Cache-在GPU晶片(die)上整合高達128MB的最後一層資料快取,旨在降低延遲和功耗,從而使AMD Radeon PRO W6800能夠提供迄今最強大的RDNA工作站GPU效能註1。 • Smart Access Memory-運用AMD Ryzen 5000系列桌上型處理器或特定AMD Ryzen 3000系列桌上型處理器,存取整個高速GDDR6繪圖記憶體內的資料,藉以提升關鍵專業級工作負載的效能註3。 • AMD Radeon PRO Viewport Boost-為現今專業級工作負載和相容軟體而設計,幫助可視區域的每秒更新率能因應專案文件的容量大小而增加註4。 • 通過各大專業軟體認證-AMD持續與眾多領先的專業軟體應用供應商合作,確保AMD Radeon PRO繪圖卡可因應要求嚴苛的7x24小時持續運行的環境,同時經過種種測試達到更卓越的標準,提供工作站專業人士所需的穩定性和可靠度。 AMD Radeon PRO W6800繪圖卡即日起於各大電子與實體零售商上架銷售,建議市場售價2,249美元。AMD Radeon PRO W6600繪圖卡預計於2021年第3季透過電子與實體零售商銷售,建議市場售價649美元。AMD Radeon PRO W6600M繪圖處理器將搭載於HP Fury ZBook G8行動工作站 ,預計於2021年7月起在選定國家上架銷售。 註1: 測試由AMD效能實驗室於2021年3月23日執行,受測系統組態:AMD Ryzen5950X,內嵌AMD Radeon PRO W5700核心; AMD Radeon PRO W6800量產前樣品晶片。量測程式:Lumion v.11 (Museum、Valley Winery、Downtown Development、Glass House、Villa Cabrera、Farnsworth、 Residential Home、以及Beach House等項目); Topaz Video Enhance AI 2.0.0 (Artemis-HQ、Gaia-HQ、以及Theia-Detail等項目); Dassault Systèmes公司SOLIDWORKS Visualize 2021 SP3 (Camaro 預設角度、Yellow motorcycle、以及Snowmobile等項目)。實際效能可能因各種因素而出現差異,包括執行任務、驅動程式版本、以及硬體組態等。RPW-362 註2:測試由AMD效能實驗室於2021年3月23日執行,受測系統組態:AMD Ryzen 9 5950X內嵌AMD Radeon PRO W5700 / AMD Radeon PRO WX 9100 / AMD Radeon PRO W6600 (量產前樣品) / AMD Radeon PRO W6800 (量產前樣品),調至3840x2160 顯示解析度。量測程式: Dassault Systèmes 公司SOLIDWORKS Visualize 2021 SP3 (ProRender low sample) 測試項目。實際效能可能因各種因素而有所差異,包括像驅動程式版本與硬體組態等。RPW-382 註3:欲啟用Smart Access Memory技術需用到AMD Radeon 6000 系列GPU; Ryzen 5000 或3000 系列GPU (不含Ryzen 5 3400G 與Ryzen 3 3200G) ; 以及AMD 500系列主機板,須安裝最新BIOS更新檔。BIOS 須支援AGESA 1.1.0.0以上版本。使用者可至原廠網站下載最新版本BIOS。如欲瞭解更多資訊以及系統規格要求,敬請參閱官網https://www.amd.com/en/technologies/smart-access-memory。GD-178 註4:Radeon PRO Viewport Boost功能目前相容於Autodesk 3ds Max、Autodesk Revit、以及Epic Twinmotion等軟體。其他專業軟體產品日後會陸續宣布。GD-189
-
沒有新品只剩馬甲了?! 傳AMD下一代RDNA 3架構顯示卡、ZEN 4處理器都不會在今年出現
由於AMD已經表示會在2022年初推出使用3D Chiplets技術的「Zen 3」架構處理器,所以會使用更先進5nm製程、代號名為Rapheael(取自文藝復興三節之一的拉斐爾·聖齊奧)的Zen 4架構處理器不會在今年2021年底與大家見面其實也就顯得很合情合理了,只是近期又有爆料指出,AMD的顯示卡恐怕也不會在今年端出新貨了。 根據@Broly_X1的爆料,不論是Zen 4架構處理器系列還是RDNA 3架構的Radeon RX系列顯示卡,通通都不會在今年年底推出,而且這一等恐怕就要我們再等上整整一年!兩項產品家族都將一同到2022年的Q4也就是10~12月期間發表。 CPU的部分因為AMD的「間接自爆」,所以沒意外的話,面對隔壁將在萬聖節前後推出的第12代Alder Lake處理器攻勢下,AMD下半年的產品將會由Ryzen 5000 XT(名稱暫定)撐場,撐過2021等2022年初的新3D Chiplet版''Zen 3''處理器來救場(如果Alder Lake表現真如官方宣傳的那麼神的話)。 如果按爆料的傳言內容來看,AMD可能也是打著先觀望的心態,畢竟在正式看到對手出招之前,底牌也不會一次打出,假使真的Alder Lake實力強勁,相信很快也會看到蘇媽出招、甚至直接發功上新貨也說不定,總而言之,對手先前當了那麼多次放羊的小孩,這次是不是真的狼來了?也要等狼出現了再來應對,相信AMD是抱持著''我刀都準備好了''的心態吧,否則丟個5000 XT系列就可以____你了!(自行填空) 至於顯示卡方面,AMD和NVIDIA向來偏好一年半到兩年更新一個系列,所以在某些方面也是意料之中,只是看著老黃已經堆出RTX 3080 Ti、3070 Ti了,30 SUPER系列也有爆料指出已經箭在弦上,AMD在這邊似乎就比較難以猜測會拿出什麼樣的產品應對,莫非要在RX 6800和RX 6900XT之間插入RX 6800X、RX 6900、RX6900X?或是打入黑歷史的Vega系列將重出江湖?又或是像當年5600 XT、5700 XT那樣什麼都不做? 一切恐怕除了官方人員才知道之外,咱們玩家就只能等了。(繼續看著空氣...XDD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華擎科技發佈Radeon RX 6900 XT OC Formula 16GB 顯示卡
全球主機板、顯示卡與迷你電腦領導廠商華擎科技,率先推出全新Radeon RX 6900 XT OC Formula 16GB。此顯示卡採用了突破性的AMD RDNA 2 遊戲架構、80個計算單元、5120個流處理器、硬體加速光線追蹤、16GB 256位GDDR6內存和一系列附加功能,提供絕佳的4K遊戲體驗。 ASRock RX 6900 XT OC Formula 16GB 採用21相電源設計,使用高品質元件,除了提供GPU更穩定電源,更大大提高GPU性能。全金屬外殼設計採用三風扇冷卻系統,散熱效果極佳。該卡的獨家條紋軸流風扇提高氣流和降低噪音,同時金屬背板保護PCB免受損壞。 ARGB LED支持多色同步,允許用戶自定義燈光效果。 ASRock全新設計的Radeon RX 6900 XT OC Formula 16GB 為下一代高性能4K遊戲提供強大的動力,它融合了光線追蹤、計算和光柵化效果,提供了更高級別的視覺逼真度。 *產品規格若有後續變更,將不會另行通知
-
GeForce 玩家準備好迎接 GeForce RTX 3080 Ti 的 Game Ready 驅動程式!《No Man's Sky》支援 NVIDIA DLSS;《逃離塔科夫》及《戰爭雷霆》加入 Reflex 等更多消息!
NVIDIA (輝達) 今天為旗下最新旗艦級 GPU 產品 GeForce RTX 3080 Ti,推出最新版本的 GeForce Game Ready 驅動程式。在此版本的驅動程式中,為不少遊戲提供眾多增強和最佳化的調整項目。《No Man's Sky》加入支援 DLSS、《逃離塔科夫 (Escape From Tarkov)》和《戰爭雷霆 (War Thunder)》則加入支援 Reflex,而《騎士精神2 (Chivalry 2)》與《狙擊之王:幽靈戰士契約 2 (Sniper Ghost Warrior Contracts 2)》則於上市當天開始支援 Reflex。 最新版本的驅動程式為今天上市的全新 GeForce RTX 3080 Ti 提供支援。採用 NVIDIA Ampere 架構的 RTX 3080 Ti,憑藉著其大受好評的功能,在效能及保真度的表現突飛猛進,像是光線追蹤、能提升效能的人工智慧 (AI) 技術 NVIDIA DLSS、能降低延遲的 NVIDIA Reflex、串流功能 NVIDIA Broadcast 及更大的記憶體空間,還能提升多款熱門的創作應用程式的處理速度。它是 RTX 系列的最新旗艦級遊戲 GPU。 NVIDIA Game Ready 驅動程式同時扮演著另一個重要角色,便是為 GeForce 用戶提供全新功能。在最新版本的 Game Ready 驅動程式中,則是為《No Man's Sky》加入支援 NVIDIA DLSS。 Hello Games 的熱門遊戲獲得 NVIDIA DLSS 更新,為桌機版及虛擬實境的使用者帶來效能加速技術。此更新項目在桌機版的模式下,4K 畫質的效能提升了 70%,大幅提升遊戲的流暢度和反應速度,為 GeForce RTX 遊戲玩家帶來更好的整體體驗。在 VR 模式中使用 Ultra 影像預設值的情況下,DLSS 將遊戲效能翻倍,並在搭載 GeForce RTX 3080 的Oculus Quest 2 頭戴式裝置上維持 90 FPS 的畫面更新率。 超過 130 款遊戲及應用程式已經採用光線追蹤、NVIDIA DLSS 及 RTX AI 等技術。 危機四伏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逃離塔科夫》即將加入支援 NVIDIA Reflex 的遊戲陣容,透過這項技術降低系統延遲性,提升玩家們在遊戲中的競爭力。 免費的軍事多人動作遊戲《戰爭雷霆》已經開始支援 NVIDIA Reflex,開啟後可以將系統延遲降低最高達 43%,大幅提升反應速度。 在排名前 15 的競技類射擊遊戲當中,就有 12 款支援 NVIDIA Reflex 降低延遲技術。 更多 Game Ready 遊戲及升級內容 針對 GeForce RTX 3080 Ti 及《No Man's Sky》的 NVIDIA Game Ready 驅動程式中,還加入了其它功能,包括: • 為 6 月 4 日上市的《狙擊之王:幽靈戰士契約 2》,以及玩家引頸期盼並將於 6 月 8 日上市的《騎士精神 2》提供最佳的遊戲體驗。 • 加入適用於五款新遊戲的 GeForce Experience 最佳化設定,這五款遊戲包含: o 《Aim Lab》 o 《突變紀元 (Biomutant)》 o 《袋狼大進擊4:時空之旅 (Crash Bandicoot 4: It’s About Time)》 o 《永恆空間 2 (Everspace 2)》 o 《紅視:太空突擊 (Redout: Space Assault)》 • NVIDIA GeForce 與 YouTube 上的鐵匠創作頻道 That Works 合作,打造一款以鈦為主題的 RTX 3080 Ti GPU。觀看 That Works 是如何利用機械加工、鍛造及製造的組合工藝,創作出這個絕無僅有的 GPU,以及一個用來存放它的大馬士革寶箱。 NVIDIA 會在遊戲上市當日或之前提供 Game Ready 驅動程式,NVIDIA 的工程師們致力於將遊戲效能調整到最佳程度並改善遊戲體驗到最後一刻,讓 GeForce 玩家們能享受最佳的遊戲體驗。每一個 Game Ready 驅動程式均取得微軟的 WHQL 認證,象徵對品質提供額外驗證。
-
王者再臨!華碩推GeForce RTX 3080 Ti/RTX 3070 Ti系列顯示卡
討論度破表的旗艦顯示卡升級登場!華碩發表五款搭載NVIDIA® GeForce RTX™ 3080 Ti、GeForce RTX™ 3070 Ti顯示晶片的系列顯示卡,透過光線追蹤、NVIDIA DLSS與Reflex技術避免畫面撕裂與延遲,實現遊戲視覺革命!結合ROG Strix LC、ROG Strix與ASUS TUF Gaming獨特設計,擁有高時脈、低溫、極致安靜三大特點,重磅席捲中、高階市場!6月底前購買ROG Strix LC或ROG Strix GeForce RTX 3080 Ti顯示卡,官網登錄送「ROG露營椅」(送完為止),活動詳情參考:https://www.asus.com/tw/events/infoM/2763/ 採用整合一體式水冷解決方案的ROG Strix LC GeForce RTX 3080 Ti,是此系列最大亮點!全覆蓋式水冷頭將顯示卡與GDDR6X記憶體帶來的熱能直接轉移至水冷迴路,水冷液會通過600 mm水冷編織管至240 mm散熱器,搭配一對高氣流量(CFM)120mm風扇,將大量空氣送到散熱器鰭片,強勁降溫,完全發揮顯示晶片效能。外觀藉由低調金屬裝飾與可編程ARGB燈效,盡顯王者霸氣!ROG-Strix-LC-RTX3080Ti-O12G-GAMING,建議售價:NT$54,990。 受玩家矚目的ROG Strix GeForce RTX 3080 Ti/RTX 3070 Ti,以稜角分明的護蓋包覆2.9-slot大型散熱器、左側RGB燈條七彩閃耀,營造信仰滿點的華麗電競風!全金屬背板配置通風口,有效維持低溫;三個軸向式風扇,扇葉數量增加,擴大氣流卻不產生多餘噪音;FanConnect II接頭依據處理器和顯示卡溫度自動調整風扇強度,精準散熱。ROG-Strix-RTX3080Ti-O12G-GAMING,建議售價:NT$49,990;ROG Strix GeForce RTX 3070 Ti將於6月10日上市。 對獨鍾低調美學的玩家來說,ASUS TUF Gaming GeForce RTX 3080 Ti與RTX 3070 Ti像頭沉默猛獸,硬派實力不容小覷!消光髮絲紋金屬護蓋,包覆著2.7-slot散熱器,搭配三個軸向式風扇與鋁合金背板通風口,熱轉移表現優異。TUF Gaming系列顯示卡不僅外型強悍,亦通過144小時嚴酷測試,堅固耐用。ASUS TUF-RTX3080TI-O12G-GAMING,建議售價:NT$44,990;ASUS TUF-RTX3080TI-12G-GAMING,建議售價:NT$36,900;ASUS TUF Gaming GeForce RTX 3070 Ti將於6月10日上市。 為回饋忠實客戶,6月9日前於官網登錄華碩GeForce GTX 10系列指定顯示卡產品序號,有機會獲「單購華碩GeForce RTX 30系列指定顯示卡乙張」資格乙次(共抽300名)。
-
新型號、新外型、新感受,MSI Radeon RX 6800XT Gaming X TRIO開箱
不少板卡廠商在推出的顯示卡外型上,往往是一個模板走遍全天下,不論高階還是低階、是A卡還是N卡,只要屬於同一個產品系列家族,外觀就很可能都是長一個樣。 不過今天小編要來開箱的Radeon RX 6800 XT Gaming X Trio可就顯得特別有「新意」,為了讓玩家能夠區分它是來自AMD的顯示晶片,微星特地為它換上了與NVIDIA版本不同的戰衣,究竟AMD版本的外型有沒有比較「香」?就趕快接著看下去吧! 相比於NVIDIA的版本都採用暗色系的外觀,AMD版本的RX 6800XT Gaming X TRIO將正片四角的裝飾換成了銀白色,呈現出鮮明的黑白對比,再輔以大量的銳利折角和「龍爪」RGB燈效,整體的視覺效果在霸氣中,增添了幾分高貴氣質。 雖然外觀改變了,但想要顯示卡有好的效能,最重要的散熱設計可不能有差別待遇,RX 6800XT Gaming X TRIO使用了自家開發的TRI FROZR 2散熱技術,利用三顆葉片兩兩相連的TORX FAN 4.0凝聚更強的風壓到散熱器中,並且在晶片貼何處使用方形熱導管,為晶片提供更好的貼合程度與更多的散熱面積,此外,波浪 2.0 散熱鰭片還能減少風流穿越散熱器時的噪音,提供安靜、穩定的遊戲體驗。 本次實測小編使用AMD Ryzen 7 5800X來搭配RX 6800XT Gaming X TRIO顯示卡,並且開啟主機板BIOS中的Smart Access Memory功能,好發揮新一代3A平台的完整效能,平台詳細規格如下: 處理器:AMD Ryzen 7 5800X 記憶體:Crucial Ballistix DDR4-3600 8GBx2(共16GB) 顯示卡:MSI Radeon RX 6800 XT Gaming Trio X 16G SSD:Seagate Firecuda 520 PCIe 4.0 1TB M.2 SSD 電源:Mistel 850W 依照慣例,先用3DMARK進行測試,針對DX 12的Time Spy得分可達16,000分以上、DX11的Fire Strike則能高達3,7000分,表現亮眼,至於光追的Port Royal部分則有9,200分以上的成績。 買顯卡的最重要遊戲表現方面,小編一律將畫質設定在最高,關閉動態解析度、垂直同步、減少延遲等會影像FPS的選項,如果遊戲支援光追的話,也同樣會則最高畫質選項。 在無光追內容的遊戲表現上,RX 6800 XT Gaming TRIO已有一戰4K解析度的資本,像是在《大地長征5》中,4K解析度下的FPS也高達80,畫質和流暢性表現都相當優秀。 至於在支援光追內容的遊戲方面就比較殘酷了,《光明記憶:無限》與《看門狗:自由軍團》均無法在1080P解析度下達到60 FPS的,唯獨《銀河破裂者》在一般模式下可以滿足1080P到2160P的順暢度需求。 接著小編也順手測試了 Photoshop、Premiere Pro和Blender的跑分,以此了解這張顯示卡能否為創作者提供更好的工作效率 根據結果,Photoshop獲得了1100以上的高分,想要進行高解析度圖片的修圖完全不是問題;Premiere Pro則是對全方位的硬體要求都很嚴格,最終獲得651分,尚能勝任不是過於複雜的4K影片剪輯;最後在Blender中,顯示卡渲染每個場所需的時間約是40秒到2分多鐘不等。 微星的RX 6800 XT Gaming X TRIO特意使用與NVIDIA版本不同的外型,使兩大陣營的顯示卡各有外觀特色,並都保有相同品質的上等用料,讓玩家組裝的電腦能在擁有高效能的同時,還能更具辨識度,展現出自己的虔誠信仰。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Ti家族齊全後,確認還有Super系列,NVIDIA GeForce RTX 3080 Super及RTX 3070 Super筆記型版本曝光
隨著NVIDIA發布了RTX 3080 Ti與RTX 3070 Ti之後,RTX 30系列之中的Ti家族成員可以說是全面到齊(撇除還在傳聞階段的RTX 3090 Ti),不過相信不用小編特別提醒各位玩家也都知道老黃的刀法可不只如此,下一步沒意外的話就會是Super系列。 說時遲、那時快,Ti家族才剛補齊,Super系列的消息也跟著曝光了;國外網友發現聯想新一代筆記型電腦X1 Extreme G4規格,採用16寸大小設計、重量為1.82公斤,並提供600尼特亮度的4K 60Hz或400尼特2.5K 60Hz螢幕,處理器方面將採用最新Intel Tiger Lake-H處理器,不過這當中最讓人好奇的就是顯示卡方面提供了NVIDIA尚未發布的RTX 3070 Super與RTX 3080 Super兩款Super家族成員。 硬體規格方面目前僅能透過型號明瞭筆記型版本的RTX 3070 Super擁有8GB GDDR6而RTX 3080 Super擁有16GB GDDR6,這點與現款的RTX 3070、RTX 3080筆電版沒有差異,可以推測Super版本會在CUDA核心或記憶體匯流排上升級。 而外媒VideoCardz先前也向知名爆料大神kopite7kimi詢問NVIDIA在發表RTX 3080 Ti、RTX 3070 Ti後續動向,大神僅表示或許會將重心移至筆電上,也間接加深了這則RTX 3070 Super與RTX 3080 Super傳聞的可信度,看來Super系列成員很快就能在筆電平台上與大家見面。 turn to laptops, maybe.— kopite7kimi (@kopite7kimi) June 1, 2021 至於桌上型平台呢?據小編認為是肯定會有,但應該不會那麼早現身(畢竟Ti版本才剛發布),但不管是哪個版本,對於現在的玩家來說,不要是無貨可買的空氣卡才是最重要的(笑。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MSI 推出GeForce RTX 30 Ti 系列顯示卡
全球電競硬體領導品牌,微星正式發布搭載NVIDIA全新 GPU的GeForce RTX 3080 Ti 和GeForce RTX 3070 Ti 系列顯示卡,共推出SUPRIM、GAMING TRIO和VENTUS 3X三款型號。這些顯示卡擁有同樣優秀的散熱及高性能的電路板設計、以及全新的圖像技術,具備更强大的性能。 在NVIDIA Ampere架構支援下,GeForce RTX 3080 Ti和RTX 3070 Ti不僅提供令人難以置信的性能和高視覺保真度,同時支援多項開創性的技術,如即時光線追蹤、NVIDIA DLSS 人工智慧加速、NVIDIA Reflex低延遲和NVIDIA Broadcast直播,為所有玩家帶來更好的遊戲性能及體驗。 SUPRIM 系列為微星精心打造的GeForce RTX 30全新旗艦顯示卡,採用全新的TRI FROZR 2S散熱系統 ,透過TORX FAN 4.0、安靜的散熱鰭片、特製方形導熱管、大面積霧面金屬背板下方加上導熱管,為背板的記憶體提供了額外的散熱能力,大幅提升顯示卡的散熱效果。髮絲紋金屬材質的散熱器外殼及背板,呈現唯美風範的同時亦增強顯示卡的強度。流光RGB燈效可透過自定義調節,綻放出更多個性化色彩及動態效果。雙BIOS設置可在靜音模式和遊戲模式間自由切換。 GAMING TRIO最新版本以全新的外觀煥然一新,並在高性能、強散熱及低噪音三項條件中實現了絕妙的平衡,深受使用者的喜愛及讚賞。前沿的的 TORX 風扇 4.0 設計,將葉片兩兩連結,加上扇框組合設計,創造更加聚集的風流與風壓,將氣流更集中引導至第二代 TRI FROZR 散熱系統中。霧面金屬背板不僅對顯示卡有加強作用,同時透過導熱墊片提供額外的散熱效能。裝載於顯示卡外部的RGB燈效可透過 Mystic Light Sync 和 Ambient Link等MSI軟體控制,與其他PC 裝置進行RGB燈效連動。 廣受喜愛的VENTUS 3X系列強勢回歸,專注於性能表現的設計,採用功能優異的TORX Fan 3.0.三風扇配置,比之前的更加强大。無論是工作還是娛樂,VENTUS專注於性能的表現,足以讓使用者完成各項任務。強大的散熱系統、強化背板、極簡工藝美學外觀設計,適用於各款主機組合搭配。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龍爪現形、踩滅廢熱,MSI AMD Radeon RX 6600 XT GAMING X 8G開箱解密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80 G1 GAMING實測開箱,三風扇風之力顯示卡中的玩家聖物!
- MSI GeForce GTX 1070 SEA HAWK X實測開箱,CORSAIR HYDRO一體式精品級水空冷顯示卡!
- 電競戰神刀法凌厲、讓性能刀刀暴擊,ROG STRIX RTX 3070 Ti O8G GAMING上機實測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G1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自製顯示卡中的優質精品!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Xtreme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極致精品!